云南結緣石斛大約始于20世紀50年代,那時已有許多制造楓斗的浙江藥商來云南采購石斛。2008年,云南石斛的栽培面積超越了浙江,爭得了石斛栽培桂冠。云南依托于獨特的立體氣候,簡直適合所有種類的石斛生長?,F在云南鐵皮石斛的栽培面積達四萬畝占全國鐵皮石斛栽培面積的一半。
因為野生的鐵皮石斛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再加上商販、媒體的報道宣揚等,少數不法商大肆采挖、販賣,從而導致野生蘭科植物資源遭到嚴重破壞,我省野生石斛資源日漸枯竭,生存情況不容樂觀。就當時方式來看開展石斛人工栽培工業在必定程度上能夠緩解對野生石斛資源的破壞。2002年,云南省林業廳下發了《關于加強我省野生蘭植物保護的緊急通知》(云林保護[2002]60號),有效保護了野生石斛資源。
據云南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介紹,石斛是蘭科石斛屬所有種的總稱,種類許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法令》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首批)》,石斛屬所有種不屬于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但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條約》(CITES)附錄中屬于附錄物種。因而,野生石斛和人工栽培石斛難以鑒定。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辦法是主張栽培企業到當地縣級以上林業部門備案,承受林業部門的服務和了解。需求處理出口手續時,由當地縣以上林業部門依據栽培規模、密度等實際情況,歸納考慮并核定產量,出具產地證明。
此外,在國內貿易中不需處理行政審批手續,但在國際貿易即進出口過程中需求處理相關的行政審批手續,而且有必要經國家林業局批準后,由國家瀕管辦核發《答應進出口證明書》,并承受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家瀕管辦的監管。海關憑《答應進出口證明書》查驗、才可以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