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經農業部“百鄉萬戶查詢”活動云南組引薦,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討所副所長王鳳忠率領專家深入云南省龍陵縣調研石斛深加工工業,并與龍陵縣簽定了科技協作結構協議。
農業部人事勞動司副司長劉英杰在簽約典禮上說,農業部連續三年開展“百鄉萬戶查詢”活動,旨在要求農業部的機關干部奔向郊野,接近土地,俯下身子,甘當農人的學生,深入基層了解實情,幫助農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查詢組來到龍陵縣發現當地石斛工業資源優勢明顯,但深加工還沒跟上,所以立刻聯系了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討所。加工所首先派出相關專家趕赴龍陵縣,表現了辦實事、辦真事的工作作風。此次簽定協作協議是雙方向未來、共謀開展的一項戰略行動,對加速加工所農業科技效果轉化和進步龍陵縣現代農業開展水平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龍陵縣委書記趙國良表示,將以此次院地聯姻、科技協作為關鍵,本著真摯的情緒、務實的精力和激烈的責任感,認真實行協作協議,發明良好的企業開展環境,大力推動協作項目建設,促進農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進步農村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添加農人收入,加速推動全縣農業現代化進程。
鳳忠表示,今后的協作中將充分發揮農產品加工研討所人才、效果、技術、信息等資源優勢,聯合申報建立“石斛研討工程中心”,環繞農產品加工,建立效果轉化基地,推動關鍵技術和工業鏈延伸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并經過聯合培育在職推行研討生或技術人員,不定期派有關領域專家開展培訓等方式,促進龍陵農產品加工工業健康快速開展。在石斛產品開發上,建立“藥品作為長時間,功能食物、一般食物、菜肴(石斛宴)等作為輔助”的方針;在人才培育上,既培育高端的院校畢業生,也培育本鄉專家,完成人才本鄉化;在項目推動上,申報建立云南省石斛科學研討工程中心,清晰研討方向和功能定位開展從種苗培育到品種選擇、質量安全的研討;在栽培模式上,必定走綠色生態栽培的路子。